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醫師,加辣嗎?

林子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醫師

東森綜合台【醫師好辣】節目,在8/16播出主題為「醫界娘子軍崛起!男醫師慘兮兮?!」的內容,企劃標題則顯示為「特別企劃!男女醫師來PK,誰才是醫界TOP1」(1)。

2017-09-02_142526.jpg

該集節目播出後,8/29一篇屬名「一群女醫師」的觀點投書刊登於風傳媒,標題為「女醫師對無稽之談的怒吼」,內文針對當天鄭丞傑醫師在節目上的發言提出反駁與抗議(2)。緊接著在8/31台灣女醫師協會於臉書發表聲明,同樣是對鄭丞傑醫師的發言提出抗議(3)。在9/2於該則聲明下方的留言處,則可看到名稱顯示為鄭丞傑的臉書帳號留言表示致歉(4)。


沒有醫師是局外醫師

  若沒有「一群女醫師」與「台灣女醫師協會」的抗議,該集節目的內容與鄭醫師的言論,或許就不會引起更大的注意。不過,該集節目播完之後,除了電視台重播之外,Youtube還可以無限次重播,很可能在接下來的數月數年裡,持續影響著任何看到該集節目的觀眾。

  令人擔心的是,若只有「一群女醫師」或「台灣女醫師協會」對該集節目中的鄭醫師表示抗議,那就無意中又重現、延續了「男女醫師來PK」的對立,讓討論的焦點持續鎖定在「男女二分」的競逐與對立之中。在相關文章下方的留言裡,也果真可以看到這樣的戰場被延續,持續進行男女PK的辯論,而且發言的主體也不限於醫師而已,連路過的網民也紛紛發表起他們的就醫經驗,辯論了起來。

  由此可以看出,這樣的節目企劃確實有其影響力。如果認為「那只是個綜藝節目,看看就好」或者「跟這樣的節目認真就輸了」,恐怕是低估了該類型節目的影響力。


打開電視看醫生

  事實上,除了【醫師好辣】以外,在相同的時段轉台一下,你會看到更多的醫師坐在電視機裡面與你相見(例如:【健康好生活】、【醫定要知道】、【健康No.1】、【媽媽好神】等節目)。這樣的現象如何理解?也許每個人有不同看法。但令人好奇的是,醫師的養成教育中,是否曾經教過「如何在電視或媒體發言」呢?無論是否有教過,目前醫師在公共媒體或自媒體的發言顯然越來越重要,這一點可以從近年開設給醫師上的「個人品牌經營」及「簡報製作」課程越來越多可以略窺一二(5)。

社群媒體時代的醫病溝通

  進入社群媒體的大平台時代之後,醫師跟大多數的公民一樣,也與患者一樣,一同進入一個隨時都在分享、隨時都在發言的年代。過去僅發生在診間、病房、社區等空間的醫病溝通,事實上已漸漸轉移到臉書、LINE、Instagram等等的平台上了。醫病之間的互動逐漸從face to face轉變成facebook to facebook。在這樣的大敘事年代中,醫師公開發言的機會與需求增加了,甚至有更多樣的機會與患者互動:無論是開「粉絲專頁」、開「直播」,或者像【醫師好辣】這個節目一樣開「粉絲見面會」(6)。

      這樣的互動,自然開啟了過去不曾有過的機會,但也衍生不少新現象。例如:在醫療糾紛發生時,醫師與患者相繼透過臉書公開發文回應對方;或者患者在自己的臉書或「爆料X社」等平台公開發表不愉快的就醫經驗,隨後引起醫療人員或路過的網民發表評論等等。無論是醫師或患者,可能都已習於透過大平台發表自己的難受想哭。這些現象都已超越社群媒體出現之前,那些傳統「醫病溝通」理論所能想像或理解之事。

藏在道歉啟事中的細節

  若觀察近年醫師的公開發言,曾有一些在發言之後因各種狀況而必須道歉的例子。在那些道歉啟事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細節,說明了一開始的發言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舉例而言,在2016年8月,心容中醫診所的洪心容醫師對於文章中寫到「十全大補湯簡直是旗艦版的肌瘤催生工具」而道歉,在洪醫師後來的道歉聲明中,提到了幾個環節(7):

1. 這是衛教文章
2. 是個人的臨床觀點
3. 用了比較口語的誇飾文字
4. 加上部分媒體的斷章取義
5. 以致於造成各界困擾
6. 而我的本意是....

  在這份道歉聲明中,可以窺見在社群媒體時代醫師公開發言須注意的幾個重要環節,也恰好與社群媒體時代訊息流動的特質相互呼應。例如,在社群媒體時代的衛教文章,越來越強調口語化、親民化,甚至有「懶人包」、「扁平化的圖像」更好。為了加深印象,搭配「特殊的」或「罕見的」個人經驗或患者故事也是必備的要素;而為了與大量簡短的訊息競逐讀者觀眾的注意力,使用一些誇飾文字更是不可缺乏。最後,一旦文章或發言公開,被擷取部分內容再次分享傳播,也是無法避免的結果。至於文章或作者一開始的本意,自然就可能因以上問題而被模糊或必須重新澄清。

醫師,加辣嗎?

  同樣地,此次鄭醫師在【醫師好辣】節目中的發言引起爭議,除了將關注焦點放在鄭醫師個人身上之外,更重要的也許是鄭醫師為何在那樣的節目中說出那些的話。只有他個人的因素嗎?或者還有其他因素?


用該節目的名稱來比喻:如果鄭醫師當天的發言很辣,是鄭醫師本來的意見就很辣,還是有被加辣呢?如果有加辣的話,那是小辣、中辣、還是大辣?

若說在「台灣女醫師協會」文章下方的留言確實是鄭醫師親自寫的道歉聲明(8),可以找找看有無相關細節,其中提到:

1. 由於求「節目效果」,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的來賓都力求灰諧幽默。
2. 我和幾位男醫師扯到女住院醫師易不服指導、經前症候群容易情緒失控、體力較低⋯想製造誇大笑果
3. 加上我過度簡略舉例, 發言不夠審慎精確

似乎可以解讀,鄭醫師當天的言論是有加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求「節目效果」。

又一次,幾乎可以確認該節目的企劃是有影響力的。在主題設定好之後,上節目的鄭醫師就力求節目效果。而那一集要的效果是甚麼?再看一次該節目在Youtube的縮圖畫面,然後對比製作單位後來的說明(9):
「對此《醫師好辣》節目製作單位也做出聲明,表示本集節目中是來賓們各自分享其經歷,討論男女醫師面對的各種狀況和甘苦,並透過對談來打破性別之偏見。而節目來賓們於節目中也一再強調所述為個人經歷及見聞,為個案或特例,並非醫界通則,實無任何性別歧視或不敬之意。」

儘管事後澄清並無此意,但在引起抗議之後,聯合報的報導標題為「婦科名醫性別玩笑開過火? 女醫師氣瘋了」(10)。這樣的標題會出現,應該是在該節目設定好要「男女PK」的主軸後,就註定會出現的結果了。

  這樣的節目追求的是甚麼樣的效果呢?在節目上發言的醫師追求的又是甚麼效果呢?兩者一致嗎?或者不一致? 到底是誰加的辣?   鄭丞傑醫師在「台灣女醫師協會」粉絲專頁留言致歉後,仍有網友希望鄭醫師透過該節目致歉。不過,根據「鄭丞傑」帳號回覆如下(11): 事實上我已經多次向節目製作團隊反應希望有機會在節目上表示歉意 但是她們認為那一集絕大多數的觀眾反應都很好 因此目前仍未同意我的建議 很抱歉我沒有能力改變她們的看法
若此留言說明的狀況為真,就有幾點值得注意:

  1. 該節目認為大多數的觀眾反應都很好
  2. 鄭丞傑醫師無法改變節目的看法

  這個狀況凸顯了,醫師的公開發言除受個人因素影響以外,可能也受各種情境(節目效果)或結構因素(製播權力)而影響其發言內容的自由度。  

  醫師好辣,究竟是醫師自己加的辣?還是被迫加的辣?或者其實顧客本來就很愛吃辣?

--

(1) 醫界娘子軍崛起!男醫師慘兮兮?!醫師好辣2017.08.16https://youtu.be/aHaOLCT4WLA
(2) 觀點投書:女醫師對無稽之談的怒吼 http://www.storm.mg/article/322210
(3) 台灣女醫師協會鄭重聲明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24470117810942&id=1544208442503780
(4) 「鄭丞傑」回覆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24470117810942&id=1544208442503780&comment_id=1925328634391757&comment_tracking=%7B%22tn%22%3A%22R9%22%7D
(5)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http://pati2015.innovarad.tw/
(6) 醫師好辣 回饋粉絲見面會 http://blog.ebc.net.tw/apps/hellodocto/article.aspx?id=10773
(7) 重申暨道歉聲明 https://www.facebook.com/HsinJung.TMC/posts/589136627913538:0
(8) 網路時代公開發言的另一議題是如何確定發言者的身分
(9) 名醫爆料女醫勾男師上床 醫師協會不滿痛批歧視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181180
(10) 婦科名醫性別玩笑開過火? 女醫師氣瘋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75896 (11) 「鄭丞傑」回覆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24470117810942&id=1544208442503780&comment_id=1924835571107730&reply_comment_id=1925723854352235&comment_tracking=%7B%22tn%22%3A%22R%2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