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別坐在少林寺藏經樓門口看武俠小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林子勤醫師)

來科內實習的醫學生,在跟診時,略帶不好意思地說:

醫師,我發覺,我好像...還是不太能接受精神科的邏輯...跟診斷...

   我請他試著說清楚一些,同學進一步說,他感覺這一科跟他之前其他科學的太不一樣了,客觀的東西不多,相當多仰賴的是主觀的觀察與判斷。他無法想像如果是自己坐在精神科醫師那個位置上,可以用那樣的方式診斷或者是互動。還有就是,DSM那些診斷...好像不如其他科的診斷標準那麼客觀...令人有些無法信服...還是得靠主觀的判斷...

  聽了之後我說:這是好事啊!如果你去一個科學習,發現跟你原來想的或知道的都完全一樣,那又何必去呢?

  而且你應該要利用這個衝擊,去好好了解為何精神科會是這個樣子?為何會與你之前去過的那些科這麼不一樣。

  至於DSM或診斷,在沒有來到臨床時,你有理由和一般民眾一樣,靠著看文字去想像患者或求診者的樣貌。但你既然來到臨床前線了,你就沒有理由只用這個方式理解它了。你要記得求診者的樣貌,嘗試感受他們的感受,了解他們為何而來,還有觀察在那個過程之中精神科醫師/精神醫療體系如何與他們互動。然後,再回頭去思考DSM與診斷。那才有機會讓你與一般民眾或者沒有來過精神科的人有所不同。

  DSM診斷的不完美、不夠科學、不夠客觀,在離開臨床前線之後,你可以有很多機會與時間去反思、批評、研究。但在討論出結果之前,站在前線的人每一天都仍然要去面對那些來求助的人,他們不會等到你反思/批評/研究完,才走進來的。換個方式說,如果沒有那些持續進行中的實踐,又如何知道反思/批評/研究要朝哪一個方向呢?持續更新中的知識與做法,不也是如此累積滾動而來的嗎?  

  而主觀與客觀的問題,我提醒同學,未來到了其他科學習,也要持續去觀察醫療的能與不能、作用與副作用。精神科相較於其他科有更多主觀的判斷,但不代表那裡面沒有醫學的邏輯與精神。同樣的,如果你自己認為、或者你過去的教育告訴你:醫學追求的是全然的客觀,那你也要再好好觀察看看、想看看這件事情。

  至於,覺得「自己無法像精神科醫師那樣」這件事,就更重要了。首先你應該要知道,並沒有人規定你要像誰一樣。醫師這個工作有一些約束與阻力,例如健保、法律、道德。但你也不要忘了,在那之外,就是每個人各自發揮、各自成長的空間。DSM診斷寫在那裡,但不代表所有精神科醫師的診斷與互動都只有DSM,或者都長得一模一樣。就好像你未來去到其他科,你會觀察到每個醫師都還是有自己的風格跟邏輯一樣。你遇過的老師/醫師那樣,不代表你未來就要這樣。否則,未來就交給電腦或機器看診即可。

  然後也不要忘了,對於疾病或苦難,從來就不只有醫學這個觀點。不只是精神醫學,在你未來經歷的其他醫學領域,都要留心這件事情。
最後,我語重心長地說:希望你能記得這兩周的經驗,也希望未來有一天,當你站在你自己的前線時,要記得自己的觀點曾經跟精神科醫師這麼不一樣,然後要進一步提醒那時的自己,別人的觀點可能也跟你很不一樣。